Kaiyun(中国版权)开云 - 官方网站

【世经研究】储能行业重点政策汇总分析-Kaiyun(中国版权)开云 - 官方网站
您好,欢迎访问Kaiyun网站开云官网!
新闻资讯

服务热线400-820-5578

常见问答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答

【世经研究】储能行业重点政策汇总分析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0-18 21:32:51点击:

  开云全站 开云平台开云全站 开云平台我国储能产业起步较晚,“八五”计划(1991-1995年)至“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时期,国家层面只是强调要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十三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则提出了“储能”这个概念,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配套储能政策,其中硬性指标与扶持鼓励双管齐下,从电价机制、项目管理、市场交易、技术攻关、商业模式、发展目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助力行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自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来,新型储能发展步入快车道。尤其是近期,国家、各省从配储、支持补贴、建设规范、商业运行等方面不断优化发布相关的储能政策。2023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省市自治区出台储能政策设计储能补贴、“十四五”规划、新能源配储及建设规划等各方面。

  从政策分类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逐步明确工商业储能在市场主体中的地位,丰富工商业储能的商业化盈利渠道,助推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加速形成。二是加强储能相关监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电力市场监管,进一步发挥电力市场机制作用。(2)储能安全监管,研究新型电力系统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完善电网运行方式分析,探索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共治。三是积极推动各类储能安全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四是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在油气上游规模化、多场景应用。五是多地纷纷发力储能补贴,促进储能发展。2023年度上半年,共有包括浙江、广东、福建、重庆在内等17个城市等多项储能补贴政策。六是国内各省份陆续对新能源项目上网提出配套储能要求。从重点政策来看: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

  2023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蓝皮书》结合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和“双碳”发展战略研判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理念、内涵特征,研判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将“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列入总体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重点任务。

  2023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能源电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等领域。在新型储能方面,提出: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储能系统;加快适用于智能微电网的光伏产品和储能系统等研发。

  2023年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其中2023年新型储能监管工作要点包括:在电力市场机制方面:加快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电力辅助服务价格办法,建立健全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推动调频、备用等品种市场化,不断引导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型主体参与系统调节。在稳定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探索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共治。

  2023年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完善储放绿色电力交易机制。

  2023年3月2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版)》。提出:中大型储能电站应选用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的电池,审慎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设备间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当H2或CO浓度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应联动断开设备间级和簇级直流开断设备,联动启动事故通风系统和报警装置。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

  2023年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及: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

  2023年4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发展27条。其中提出:科学安排储能建设。按需建设储能,有序建设抽水蓄能,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多元化储能科学配置,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

  2023年5月1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提出:应根据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抽水蓄能。对于需求确有缺口的省份,按有关要求有序纳规。对于经深入论证、需求没有缺口的省份,暂时不予新增纳规。国家能源局根据需求论证情况和实际需要,及时对全国或部分区域的中长期规划进行滚动调整,保持适度超前,支撑发展。

  2023年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533号),核定在运及2025年底前拟投运的48座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

  2023年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鼓励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V2G)、光储充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在充电桩利用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建设提供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低谷时段充电。

  国家发改委2023年5月19日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各省份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来用电负荷的3%至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须达到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规模化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结合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交易,可实现电网区域内可调节资源共享互济。为达到上述目标,《征求意见稿》提出要积极拓宽需求响应主体范围,有序引导具备响应能力的非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鼓励推广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主体参与需求响应。地方层面,更多省份开始对新型储能项目提供容量补偿、参与调峰辅助服务补偿和规定容量租赁价格区间,以及明确独立储能作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地位,推动其参与电力市场。

  2023年6月1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办法》,文件提出了进入商业运营条件以及调试运行期上网电量的结算方式方法。

  2023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通知,提出要推动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交易。随着电力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各类主体参与市场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升,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等新型主体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

  “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省份也提出了储能行业的发展目标。其中,《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有序推进新型储能设施发展,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以上。完善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基地布局,推进异质结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做优做强锂电新能源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支持示范项目列为省重点技改项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2023 通风设备